呼吸机的正确操作方法 如何正确使用呼吸机 一、呼吸机的工作原理 (一)呼吸机的切换方式 1、压力切换——定压型呼吸机 2、容量切换——定容型呼吸机 3、时间切换 4、流速切换 5、两种以上切换方式的结合 (容量+压力切换) (二)常用的机械通气模式 1、控制通气 特点: 无论患者自主呼吸如何,呼吸机总是按预先设置的频率,潮气量(压力),进行规律的通气,适用于自主呼吸消失或很微弱的患者,应用于自主呼吸较强患者,则很难达到自主呼吸的协调。 2、辅助通气 它与控制通气不同的是,机械通气的启动由患者自发吸气来触发。因而通气频率决定于患者的自主呼吸,潮气量则决定于预先设置的容积(或压力)的大小。对于自主呼吸频率稳定的患者,应尽量采用辅助通气而避免采用控制通气模式。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(SIMV) 压力支持通气(PSV) 3、辅助/控制通气 是一种较先进的通气模式。它与单纯辅助通气不同的是,当自主呼吸频率过慢时,每分通气量小于设定量时,呼吸机本身可检知,并自动的控制通气方式来补充,以防止通气不足的发生 4、间歇指令通气(IMV)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(SIMV) 二者的共同特点是,在单位时间内既**械通气,又有自主呼吸。IMV是控制通气与自主呼吸的结合,SIMV是辅助通气与自主呼吸的结合,当设定的呼吸频率>16次/分时,可达到辅助/制通气的效果。 优点: ①不需要大量的镇静剂 ②可减少因通气过度而发生碱中毒的机会 ③长期通气**可防止呼吸机萎缩的发生,有利于脱离机械通气 ④降低平均气道压,减少机械通气对循环系统的不良影响。 缺点: ①对患者增加通气的要求反应不良,不适当应用会导致呼吸机疲劳 ②增加患者呼吸机消耗,不适当应用会导致呼吸机疲劳 5、压力支持通气(PSV) 该通气模式比其他辅助通气模式更接近生理状态。患者每次自发吸气,都自动接受预先设置的一定的压力支持。 6、SIMV加PSV 二种模式叠加在一起,使SIMV中的自主呼吸变成了PSV方式,从而避免呼吸机疲劳的发生。 7、双气道正压通气(Bi**) 二、呼吸机的连接 1、无创通气连接 ①口鼻罩 ②鼻罩 注意面罩的密闭 2、有创通气连接 ①气管插管 ②气管切开插管 注意气囊充气 三、机械通气的适应证选择 益处: ①维持适当的通气 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交换功能 ③减少呼吸功的消耗 1、神经肌肉疾患引起的呼吸衰竭 2、因镇静剂、中毒导致了呼吸衰竭 3、心肌梗死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呼衰 4、ARDS或其他原因肺水肿及肺炎,支气管哮喘引起的呼吸衰竭 5、COPD患者慢性呼吸衰竭急性恶化 6、用于预防目的的机械通气** 对于轻、中度,神志清醒,呼吸频率<35次/分,能配合面罩通气者,给予无创通气。 对中、重度,神志不清,呼吸频率>35次/分,张口呼吸,不能配合面罩通气者,给予有创通气,**气管插管,必要时气管切开插管。 四、机械通气参数的调节原则 (一)有创通气 1、吸氧浓度调节 2、通气频度、潮气量、每分通气量 3、吸、呼时间比 4、吸气压力的调节 5、呼吸末正压应用与调节 (二)无创通气 (1)吸气压力 (2)呼气压力 (3)呼吸频率 (4)吸、呼比 (三)机械通气与自主呼吸的协调 1、产生呼吸对抗的原因 ①机械通气**的早期 ②**过程中的病情变化 ③患者的外部原因 a. 同步功能的触发敏感度的调节不当 b. 人工气道被分泌物填塞,回路管道积水过多 c. 气管导管套囊漏气或气道联接处密闭不严,使通气量减少,触发失灵。 2、对策 ①SIMV模式 ②吸纯氧加大通气量,抑制自主呼吸 ③镇静剂使用 ④排除管道因素 (四)常见呼吸机报警及处理 (1)脱机 (2)漏气(通气不足,低压) 检查气囊有无充气、破裂,湿化器漏气,接水器漏气 (3)气道压力过高 (4)通气量过大 (5)呼吸频率过快 (6)电源脱落 (7)氧浓度过低